芯的萌芽
周儒欣 北斗星通集团董事长
“2006年,适逢国家决定开始北斗二号的建设,北斗星通认识到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机遇,提前布局其核心技术,着力加强卫星导航接收机队伍建设。2006年6月,研发二部成立,专门从事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开发,2006年9月黄磊博士入职,2006年11月毛刚博士入职,之后陆续有来自国内一流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加入。”
黄磊 博士
和芯星通总经理
“在萌芽阶段,印象比较深的是参加与NovAtel的合作项目。
2008年底赴加拿大沟通项目方案,虽然是自己的第一次国际航班长途跋涉、中途晕机、落地感冒,但收获很大,除了接触到了先进的高精度接收机技术外,也切实感受了其领先的产品设计理念。
这就是我工作的起点,走出象牙塔,迈向产品开发第一线,知识领域逐渐拓展,视野更加开阔,这对于后续在和芯星通从事高精度芯片算法设计、板卡产品定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真刀实枪” 地开发卫星导航接收机,是十分艰难的事情。自2007年8月13日北斗星通成功上市,到2009年3月8日设立芯片公司的一年半多的时间内,北斗星通管理团队和“BD/GPS兼容接收机”项目组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想了很多办法也难以实现项目的目标。现实情况是:我们 “功底”不够!要上台阶,得要大动作,引进世界一流的人才。正是这个时候,韩绍伟博士来到北斗星通。
周儒欣
北斗星通集团董事长
我与绍伟的这段经历,已经写进了彼此的生命中,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依然激情满怀。
2008年1月8日,在广州珠江饭店召开的海外华人导航协会(CPGPS)会议上我与韩绍伟邂逅。那次午餐,韩绍伟讲了后来对北斗星通产生重大影响的两句话:2007年在华人导航圈发生了两件有意义的事,一是北斗星通上市,二是掌微科技(Centrality)被瑟夫(SiRF)公司收购;北斗星通操作好的话,3到5年就可以成为美国水平的公司。之后我思考良久,到底怎样才能够让北斗星通在3到5年的时间里成为国际一流公司?这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要知道在当时搞芯片这件事非常难,甚至是望尘莫及。2008年5月22日,我与韩绍伟在上海约谈见面,促膝长谈到次日凌晨5点,我的困惑终于找到了突破,那就是邀约韩绍伟加入北斗星通。
2008年10月20日,韩绍伟到北斗星通嘉华大厦办公地点,就合作事项进行实质性会谈。当时,我还邀请了时任北斗办主任、现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师杨长风,我们三人会晤,杨长风总师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韩绍伟回国加入北斗产业化队伍的赞赏和支持,这更坚定了韩绍伟加入北斗星通的决心。
韩绍伟 博士
和芯星通原联合创始人、首任CEO
“我一直在国外从事GPS芯片研发,在高精度专业芯片和消费类芯片研发上积累了经验。十年前,中国北斗系统刚刚开始组网,研发北斗芯片以及接收机是北斗系统应用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难题和瓶颈。把北斗芯片快速高质量地做出来是时代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个人的梦想。
做芯片很烧钱,漫长而又冒险,但周董事长对北斗系统未来广阔应用充满信心,也视实现北斗芯片突破为己任。因此,我与周董事长一见如故,立刻行动,成立了和芯星通。和芯星通团队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全力以赴,按照最高的标准把芯片做了出来,实现了我国北斗芯片从无到有的突破,创造了奇迹。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开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热诚奉献!
和芯星通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成立初期,和芯星通曾以绍伟为荣,未来,绍伟要以和芯星通为傲!祝愿和芯星通永久持续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